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典藏目錄
日與夜 /太陽與月亮 (#78)
日與夜 /太陽與月亮 (#78)
Day and Night/ The Sun and the Moon(#78)
版畫
Print
陳庭詩
Chen Ting-shih
1915 - 2002
63.8x67.3cm
登錄號
11000025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陳庭詩(1913年—2002年),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先驅,創作多元,以版畫、雕塑為名,另有許多水墨、書法等作品。1945年底來到台灣,卻因為二二八事件的波及而暫停藝術創作。1957年重新投入創作,開始以當時產量豐富的甘蔗板(今為密集版,密度較高)進行版畫創作,將甘蔗板的特性發揮至極致。
甘蔗板,是經壓榨甘蔗渣後製作而成的,早期在臺灣常被使用於天花板夾層,表面粗糙、質量較軟,具易碎易破的特性,但其價格低廉,是為當時容易取得的材料之一,陳庭詩經過多次的嘗試,熟悉甘蔗板的特性,才開創出特殊的板畫風格。
〈日與夜/太陽與月亮 (#78)〉完成於1983年,是屬《晝與夜》系列,從1971年到1999年持續約30年的時光就此主題不斷的演繹、詮釋,並創作出大量的作品,理念上是一種對時間的描述。在一塊恆常不變「圓形版」上,任意轉動角度,選擇性的型版遮掩,創造出留白造形,接續再以顏料拓印;畫面的構成以大塊面積的圖形為主,重視塊面與塊面間的視覺平衡,顏色僅使用紅、黑、金三種,雖造型簡潔、色彩單純,卻顯得大氣沉穩,作品融合了東西方的哲學精神與表現形式,呈現出陳庭詩獨有的藝術語彙,一位台灣現代藝術風格的先驅。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5。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日與夜 /太陽與月亮 (#78)
類別
版畫
媒材
版畫 紙
創作年代
1983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63.8x67.3cm
版次
1/40
登錄號
11000025
入藏年
2021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陳庭詩
生年
1915
卒年
2002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8月31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