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是對特定的人物,透過外在表徵的描繪而重現特質----Hermann Deckert ″Zum Begriff der Porträtmalerei ″ 在過去,肖像繪畫的功能是為緬懷記綠一個人。畫中人物的外觀特徵,姿勢,服飾,手勢,勳章等等,都是揭露人物個性或其一生的線索.然而″重現″一詞,可以讓我們定義肖像繪畫,不只是客觀的描摹,呈現在畫布上是包含帶有藝術家個人主觀的觀察和賦義的。時至今日,肖像繪畫因相機的發名,雖已不再具有記錄的功能,但是其個人主觀的重現,在經過當代藝術家的從新詮釋,有了不同的風貌。 如今身處21世紀,我所思索是如何從歷史去學習,並去延續卻不推翻.北方文藝復興與法蘭德斯繪畫怪異冷硬的風格和細膩的表面質感,令我十分著迷驚艷。Lucas Cranach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Rogier van der Weyden等大師,都是我研究學習的對象。 在我的肖像繪畫裡,我使用平滑的石膏底,並且用透明技法,混用多層次的罩染,產生光亮平整細膩的質感,而造成類似Weyden或Cranach的畫面氛圍。去掉了敘事性,符號學,和許多容易被與大師引申的語繪,使畫面完全可以單純呈現人物.簡單的畫面看似是頗為客觀的描摹,但實際上是有非常多個人主觀的安排。我利用姿勢服裝至背景地板的空間與顏色編排,來呈現畫面.而畫面人物的特質,隱晦卻能被觀者閱讀。
出處:吳逸寒,《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作品專輯.2013》,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4,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