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主題文章
赤崁樓
赤崁樓
Fort Provintia
水墨
Ink Painting
蔡草如
Tsai Cao-ju
1919 - 2007
24.2 x 34.7 cm
登錄號
09700334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此圖從正面取景,純用水墨用乾澀的新筆,速寫赤崁樓文昌閣及蓬壺書院。左上角題署「時在丁酉三月 寫赤崁樓文昌閣及蓬壺書院之舊趾(址) 草如」,下鈐陰文「草」和陽文「如」之印。顯然此水墨速寫是畫於1957年。由於文昌閣之臺基頗高,因而在定點取景之下,呈現「仰畫飛簷」之景況,更增其宏偉感。新筆線條尖細而富於彈性,澀進的筆線趣味,更能彰顯文化古蹟的歷史滄桑感。
赤崁樓之前身為荷治時期的普羅民遮城,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於此設承天府城,曾一度為全島的統治中樞,不久鄭經裁廢承天府之後,又歷經清代的戰亂、風災和地震,到了清末僅剩斷垣殘牆,今日所見的文昌閣、蓬壺書院…等,則是十九世紀後半葉於赤崁樓原址上所建。然而無疑地長久以來赤崁樓始終被臺南人視為重要的文化地標,從出生、成長以至終老,一輩子生活在臺南市區的蔡草如,自幼以來對赤崁樓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歷年來他經常從不同角度,運用各種不同的材質,畫了數量頗為可觀與赤崁樓有關之畫作,此圖水墨速寫即為此一題材系列之一。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赤崁樓
類別
水墨
媒材
水墨、紙本
創作年代
1957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24.2 x 34.7 cm
登錄號
09700334
入藏年
2008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蔡草如
生年
1919
卒年
2007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2月2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