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羅鴻文
隨著科技知識的進步與文物保存意識的抬頭,兩者之間的結合日益頻繁,透過科學分析對文物材質的探討,也為藝術品研究帶來更多可能性。例如:(1﹚提供藝術史學家更多資訊,建立特定藝術家的作品特徵年表;(2﹚了解藝術家各時期使用材料的特性或技法,以重建畫作的特定視覺效果;(3﹚提供保存人員可視與不可視的結構與材料特性資訊,來制定正確保存維護政策。
國立臺灣美術館開館迄今收藏一萬七千多件藝術作品,建構了二十世紀以來臺灣美術發展之樣貌,隨著當代藝術創作內容與材質的演進,為促進文物保存之精確性,自2014年起陸續購置與優化專業科學檢測設備,持續發展精確與多重分析之協作映證,以當代科學的視角解封藝術家畫作裡的心路與故事。
1. 多頻譜攝影 (Technical Photography)
多頻譜攝影主要使用波長範圍涵蓋360-1000nm,透過搭配不同光源、濾鏡所拍攝出的影像可提供不同的訊息。
<案例1> 袁樞真〈巴黎盧森堡公園〉(1960,油畫,99.5 x 72.5 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
(上圖)可見光攝影(VIS)
(下圖) 穿透式紅外線攝影(IRT) 分析結果說明:可以看到畫框與畫布之間的位置外,公園雕像地球上緣部分似乎有改動的痕跡及深淺不一和渾濁感的顔料塗成以及有更加明顯的碳筆跡,包含水池中隱約出現(第四支)噴水孔。
<案例2> 李梅樹〈裸女〉(1933,油畫,145.5 x 97.5 cm,李梅樹紀念館典藏)
(上圖)可見光攝影(VIS)
(下圖) 紫外光螢光攝影(UVF) -分析結果說明:透過紫外線檢視可顯見此件畫作表層油脂呈現嚴重滴流及塗刷不均的問題。
2. X射線透視影像 (X-Radiography)
X射線能量高、穿透性強,主要目的為透視作品的硬體結構,根據作品與欲觀察之材料的特性,調整X光強度與參數,找到最佳曝光參數。元素的輕重差異,油畫顏料層缺損或是不同彩繪層的存在影響X光穿透影像的結果。
<案例> 李梅樹〈凝視的女人〉(1952,油畫,116.5 x 91cm,李梅樹紀念館典藏)
(上圖)可見光攝影(VIS)
(下圖) X 光拍攝圖 -分析結果說明:畫作呈現嚴重的波浪及不平整,由X 光拍攝中可以看出繪畫層舊畫重畫的緣故造成繪畫層有過厚,則可隱約看見有一綠色的色底,推測下方畫作為1943〈新綠薰時〉
3. 全域X光螢光光譜分析(XRF)
對作品中所運用的不同色系顏料,選定採樣區域進行非破壞性的X光螢光光譜分析(XRF)檢測,可達 小於100
μm 的可變光斑尺寸。著極高效率以及細膩解析度的掃描圖檔與元素波譜分析、元素能以不同的顏色來區別。
<案例> 袁樞真〈看海〉1981 油畫36.0 x 46.0 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上圖)可見光攝影(VIS)
(下圖)不同顏色表示不同元素分布情況,藉此可以了解藝術家使用顏料之習慣與特徵。
4. 高光譜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
高光譜是指波長在電磁波譜的可見光,近紅外、中紅外和熱紅外波段範圍內,從而獲取許多非常窄的光譜連續的影像數據的技術,其成像光譜儀可以收集到上百個非常窄的光譜波段資訊。因此在油畫檢測的項目主要的應用為顔料底漆分析或發現油畫中隱藏的底稿和字跡等。而此設備第一模組的光譜範圍應涵蓋400nm–1000nm的可見光至近紅外光範圍,第二模組的光譜範圍涵蓋光譜範圍應涵蓋960–2500
nm的短波紅外光範圍。
5. 傅立葉轉換紅外線檢測分析(FTIR)
是一種利用紅外線干涉光譜作傅立葉轉換,得到化合物振動光譜。由於高分子的特性決定於其「官能基」的結構。因此有不同分子結構官能基的有機物在紅外線光譜儀中有不同的吸收信號峰,利用此特性即可分析藏品上可能含有的有機材料種類,例如聚合物、結合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