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 Ruey-Shian
1966
徐瑞憲,1966年生於臺灣臺北,1992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1997年取得法國國家高等造型藝術表達文憑。為臺灣機械動力類型藝術的代表性人物,正如其接受作家李維菁的採訪時曾說的一句話:「在這些冰冷的金屬當中,我總是能觸碰到一些溫暖。」(李維菁,2000)其擅以冰冷、規律、精準的機械語言,表現其生命中那抽象卻深刻的感性記憶。
徐瑞憲不僅為臺灣動力機械藝術領域的先驅者之一,更是少數自繪圖設計、打磨到焊接都親手製作的藝術家,作品中手工打造的痕跡歷歷可見。在徐瑞憲作品〈童河〉中,藝術家以馬達、齒輪等零件,製作出64個緩慢左右擺動的機械主體,並於其上分別安置一艘白色紙船造型、以燒陶製成之陶船,陶船隨著機械規律的擺動著,就猶如童年於河邊放玩紙船的記憶再現。緩慢的律動加上龐大數量以及彼此錯落擺動所造成的視覺強度,同時搭配如潺潺流水般的機械運動聲響,形成一種機械卻似有機、單看靜逸悠長整體卻感無奈不安的氛圍。並以此呼應對某種童真逝去的追憶與無奈。而〈作家的船〉則為徐瑞憲的第一件機械裝置作品,其以偏心軸原理,透過馬達帶動鐵製圓框以及自圓心延伸而出之軸桿,並於每根軸桿末端處各嵌有一根羽毛,整體機械運作時,羽毛與地面磨擦所形成的不斷起伏擺動,便似如一支支不斷猶豫遲疑的「作家之筆」。此作結構簡單卻意境深長,藝術家以此不斷立起又傾倒的羽毛意象,借喻藝術家於創作過程中面對瓶頸或靈感枯竭時的無助與徬徨。
出處:馮勝宣,2021,《典藏目錄32》,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45-246